行业政策

行业政策

重磅 | 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发布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17-06-01

  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5.5%的目标,安徽省能源局日前印发《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明确指出到2020年,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折标煤约800万吨。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利用中的应用也要逐步扩大,其中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要达4800万平方米。

  同时,到2020年,安徽省力争可再生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。预计到 2020 年,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将达到 800 万吨标准煤,可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 2000 万吨,减少烟尘年排放量约 50 万吨,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 60 万吨,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 30 万吨。

  《规划》提出,要遵循能源发展 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的战略思想,以加快建设创新型“三个强省”为契机,多元推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,不断壮大产业规模,着力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,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地位转化,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提供绿色动力。

  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相结合,并要把创新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,构建以市场为导向、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增强省内企业自主研发制造能力,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,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果转化,提升安徽全省热泵、大容量储能等装备制造水平。

  与此同时,安徽省将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,优化发展布局,创新发展方式。提高地热能、空气能应用水平,提升可再生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和集成创新能力。抓住国家推进南方城市集中供暖机遇,按照企业为主、政府推动、居民可承受的方针,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集中供暖,提高居民生活水平。

  《规划》指出,要加强安徽省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,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地区推广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,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。到2020年,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。以合肥、芜湖、蚌埠为重点,结合日益增长的建筑节能和提升居住舒适度需要,扩大空气源热泵工程应用规模。

  到 2020 年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% 是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。《规划》还指出,安徽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与15%的约束性目标差距较大,必须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,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。受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,安徽省煤炭占能源生产、消费比重较高,生态环保刚性约束进一步趋紧,加快能源结构调整、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成为当务之急,为安徽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。

 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,重点抓好可再生能源富集区域规模化开发,打造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,着眼于可再生能源增量发展,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同步配套;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分散区域,因地制宜推进资源开发多元化,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应用,形成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的新格局。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,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,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。

  《规划》要求,落实国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,积极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,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、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。鼓励各地加大财政资金投入,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评价、创新技术研发等。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可再生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运营。

 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,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,积极通过竞争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,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成本,提高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力。强化政府引导作用,完善规划、政府采购、直接投入、财政补贴等政策,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,引导技术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向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。(文/甘祠祠)


网站地图